宝华山AR导览
宝华山微信
宝华山微博
720实景漫游
宝华山客服热线 咨询热线:4001 588 815
宝华山投诉热线 投诉热线:025-6961 2688
门票实时数据
TOP
头条新闻
问禅宝华
时间:2019-10-29浏览次数:867

国庆前夕,几位笔友相约去问禅宝华。宝华山我去过数次,但在隆昌寺二楼禅房听心平方丈说佛论禅还是第一回。“生活就是禅。人在渡,禅在悟。佛就是让你做好人。”这使得我对隆昌寺、对心平和尚有了进一步走近的渴望。

宝华山“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长江”,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有36座峰峦,犹如36片莲花瓣,隆昌寺宛若莲房静卧其中。盛夏时节这里满山黄花因而得名“花山”,古时“花”和“华”通用,亦称华山。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晚年回家乡登山结庐为庵,广收佛门弟子,设坛讲经传教,以至梁武帝都专程上山来拜会他,致使山名大振,后人为纪念这位开山祖师,改称宝华山。

宝志和尚就是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的原型,他借助梁武帝使得佛教在梁朝发展到了极盛。据说梁武帝原本信奉“天师道”,即位三年后便舍道事佛,专拜宝志为师,并向天下颁布亲自撰写的《舍道事佛文》,宣布佛教为国教,可以说是宝志对佛教思想的流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宝志圆寂后,原本热闹的宝华山逐渐冷落,至明嘉靖年间开始,经过普照的“断臂震虎”、福登(妙峰)的“奏建铜殿”、三昧的“首建戒坛”、见月的“严守佛制”、福聚的“奉旨晋京”……千百年来,莲花台上一位又一位高僧使得隆昌寺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历尽了1500年沧桑的隆昌寺,隐藏着太多太多的神秘,令人遐想和静思。这里的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这里的殿宇曾经有过九百九十九间半,这里的明清建筑群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这里是明神宗恩准建铜殿的佛教三大名山之一,也是明神宗御赐《大藏经》和“护国圣化隆昌寺”门额的寺院,还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驾幸的寺院;这里的大雄宝殿内所供奉的释迦牟尼坐莲宝像是香港天坛大佛的母佛,是缘于赵朴初先生的帮助延请到寺院的;这里更是被尊为佛教律宗祖庭,有着“律宗第一名山”的称谓。

律宗作为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律宗正式形成宗派是在唐代,当时有道宣开创的南山宗、法砺开创的相部宗和怀素开创的东塔宗,后被称为律宗三家。在长期相互的争论中,相部、东塔两系逐渐衰微,惟南山一系传承独盛。据《中国佛教史》载,我国第一座石戒台是道宣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在终南山净业寺创建的,所以律宗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道宣则被认为是律宗南山宗之祖。

然而清人王概在《戒坛赋》中指出,在修建南京大报恩寺时,发现塔顶石函中有一幅梁时画家所绘《宝志说戒图》,图中,坛高三阶,宝志踞正中上座,僧佑和尚侧坐在尊证师席。由此可见,宝志登坛授戒的时间要比道宣还早一百多年,“宝华山戒坛为天下律宗第一”真可谓名至实归。而事实上,隆昌寺名闻天下是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福聚和尚率120名僧人奉诏入京放皇戒,雍正皇帝将愍忠寺改名法源寺,还命庄亲王送福聚去当方丈。福聚在法源寺建戒坛,并开三坛大戒,轰动京城。福聚大宏律宗,著有《南山宗统》,自此隆昌寺成为全国律宗第一山。

戒坛是律宗的标志。隆昌寺戒坛原为木质,为三昧和尚于清同治四年(1647年)创建,因此他被尊为律宗隆昌寺的“第一代祖师”,至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见月大师设计营造出隆昌寺第一座石戒坛。石戒坛位于戒堂正中,体现了律宗“不倚不连”的规范。现在的戒坛高四丈,深三丈六尺,上有“佛制戒坛”额,是1987年按见月石戒坛原样重建的。正式授戒分为三个阶段,称作“三坛大戒”,分别为“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每坛大约半个月时间。三坛大戒完成后,僧众才能取得隆昌寺戒牒,有了这张戒牒,云游天下就会受到很好的接待,同时也有了到其他寺院担任要职或做佛事时坐正台的资本,因此隆昌寺被看成是佛门的清华北大。律宗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东南亚一带影响也很大,尤其对日本的影响更甚。2006年,笔者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见有一戒坛,就是道宣的三传弟子鉴真和尚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在此筑坛传戒的地方,成为日本有律宗的开始。

在宝华山顶的中凹处有一座铜殿,是明朝万历年间妙峰和尚奏请朝廷修建的,使得宝华山成为继峨眉山、五台山之后设有铜殿的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寺庙盛极一时的标志。原铜殿内供奉一尊观音大士金像,其梁、栋、栌、桷、窗、瓦、屏、楹等构件全部用模子浇铸而成,400年来铜殿经历过多次损毁修建,现为砖木结构,内为单室,顶为歇山式。铜殿两边各建了一座无梁殿,形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在全国的同类建筑中是特有的。左边的无梁殿山墙上题有“妙吉祥菩萨”,被称为文殊无梁殿,右侧的无梁殿山墙上有题字“普贤王菩萨”,称为普贤无梁殿。这两座无梁殿小巧玲珑,风格古朴,雕刻精致,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是隆昌寺内价值最高的古建筑。

站在铜殿台阶前极目远处,有一座汉白玉砌就的墓冢掩映在对面山坳里,是慈舟老和尚的栖息地,不由想起慈老送笔者的“佛心”二字来。在这纷扰的尘世间,如果每人心中都存一个“佛心”,都力争去做一个好人,这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 宝华山微信 宝华山APP 宝华山微博